饮普洱茶的时候必须了解的几个知识点!
在人们日常饮普洱茶中常常发现,非常细嫩的高级茶,冲泡1~2次就没有什么茶味了,而普通的大宗红茶、绿茶等却可以冲泡3~4次。茶叶的耐泡程度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,一是茶叶的水浸出物总量,二是由茶叶加工方式所致的茶叶细胞破碎程度。一般茶叶嫩度适中,其水浸出物总量就多,这样的茶叶就具备了耐冲泡的物质基础。茶叶加工方法对耐泡性的影响很大。如果在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,则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,结果使茶汤浓度较高,但不耐泡;如果初制过程中茶叶破碎率越低,则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越缓慢,从而表现为比较耐冲泡。
要注意的是无论什么茶,第一次冲泡,浸出的量占水浸出物总量的50%~55%;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%;第三次约占10%;第四次只有1%~3%。所以从茶叶的营养成分看,经2~3次冲泡后,基本浸出了绝大多数的有效成分,再冲泡已没有多大意义了。然后再从普洱茶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角度看,第一泡茶香浓郁,滋味鲜爽;第二泡虽然滋味浓醇,但香气的鲜爽度已打折扣;第三泡茶香和滋味都很淡;若再经冲泡则基本无茶味了。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,由于茶叶细碎,茶汁易被浸出,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。那种一杯茶从早泡到晚,成了白开水,还连续加开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。
普洱茶茶树从土壤中富集铝的能力特别强。茶叶中铝的含量一般在300~1800 mg/kg之间,其中老叶中的含量比嫩叶高得多,茶树落叶中铝含量甚至高达5836~6136 mg/kg,远高于其他天然食物中铝的含量。铝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,人体摄入过多的铝,对健康有害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饮用水中的铝浓度与早老性痴呆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,故推论早老性痴呆症可能与铝摄入过量有关。有人据此担心饮茶会使人摄入铝过量。
其实这种担忧似乎大可不必。有研究结果得出,普洱茶茶叶中的铝有60%~80%为不可利用铝,铝的溶出率很低,且茶水中主要以低毒的AlF2+络合态存在。根据研究表示,茶叶中的铝只有5%能被小肠吸收。所以,虽然茶叶的铝含量在各类天然食物中为最高,但在正常饮茶情况下仍不至于引起铝摄入过量。